Sunday, 14 January 2007

分析:不是经济才有泡沫

以前斗胆写了篇“反思泡沫”的文章,以通过事实和研究数据抨击那些过多职责互联网有泡沫的观念。可是我不否认泡沫的存在。事实上,我们都生活在泡沫里。

现在的商业活动中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比如如何判断是否房价已经虚高了?或者某支值得投资的股票是不是被炒过头了?房价虚高是泡沫,股票被炒也是泡沫。但是所谓泡沫大多被称为“经济泡沫”。可是泡沫不只是存在这样的经济问题,而是在其他商业活动,甚至人们的生活周围。 就好像,广告到底是哪一部分浪费了?李宇春到底应不应该那么红?是的,从经济到生活,这些问题都是难以量化的。可是,假设各位接受我对“泡沫”这种广义的定义,那么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泡沫都是负面的。 而且,有些泡沫是能够通过创新而减少的。

生活中的人气泡沫

泡沫是由于人们的不理智行为(但是理性)使“产品”的价格超越本身的价值。而生活中可能会有泡沫的产品会是,人气、品牌、知名度、注意力、以及博客订阅数量之类的名词。

马太效应就是一个好例子。Boing BoingTechcrunch是著名的博客,当然洪晃也是,徐静蕾是个好演员,是个才女,现在也是个“好博客”。他们都拥有日以万计的流量和让人嫉妒的订阅数量。这可能就存在注意力的泡沫。其实非常多的博客拥有与之相当的水平和内容,却再浩如烟海的博客网站中被淹没,而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注意力。

然而是不是Boing BoingTechcrunch的所受的注意力是以飞速增长的呢?或许不是。但可以肯定,它们是在所受注意力到达某种程度,并通过互联网口碑的宣传之后,飞速增长起来的。但是看看徐静蕾写的生活博客,类似的东西千千万万的博客们也都在写,但是前者几乎一夜成名,沙发有十几个人抢,其他人却为什么没有?当好男儿登上舞台的时候,他们的歌喉和稚嫩的表演是不是值得我们付出那么多的短信和时间?虽然,我也不能否认人们从中获得的满足感。

工作中的薪资泡沫

是不是总有“做事的人不赚钱,赚钱的人不做事”的感慨?提起这句话,并不是对于高管的高薪资予以否定,因为我现在还没有资格。可是,带一些中国主义的态度说,如果有位刚刚在本国毕业、初来乍到的稚嫩外国朋友,中文有限,资历尚浅,能力谈不上,却管理着几位资历、能力都再自己之上的中国员工,而且因为自己的身份拿着不菲的薪水。拿几份薪水,做一份事情,这个是不是薪资和职位的泡沫?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老板。问题是,许多的外国老板都喜欢这样”任人唯亲"。

其实也不要怪罪你的老板。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咱们去了越南,会不会雇佣中国人来管理有资历的当地员工呢?


网络的劣质泡沫

反思泡沫”中指的是互联网投资和收购的泡沫。但是现早我们所指的是注意力经济的泡沫。看看现在的所谓web2.0的网站。用来模仿的很多(英文为Wannabe,意思是想模仿成为某种事物,却做不到),但是用色情等不良手段吸引注意力的网站更多,视频,新闻皆有。门户网站也不例外。正是这样的网站制造出的注意力俨然成了不良注意力。它们不仅泡沫,而且低级,很少有能够被变成货币的价值。这样的注意力劣质,以至于在网站还没有来得及赚钱的时候就已经爆了。

所以这样的泡沫,要不得。


广告行业中的媒体泡沫

我知道我们的广告投入浪费了一半,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实在不想用这样一句快流行了一个世纪的话来搪塞广告行业的泡沫。但是你难道敢不承认,广告行业才刚刚成长到了婴儿期(infancy)吗?那么,怎么解释Google的模式能够让这个单纯以广告为唯一收入的网络新生代公司能够在几天以前达到市值超过Yahoo,eBay和Amazon的总和,而其他的不能?往后的章节我会说到Google,现在让我接着婴儿期说。

正式因为不知道哪一半浪费了,所以广告主们不得不在各个被吹嘘和或许被垄断的媒体上投入高出回报几倍的广告费用。当然,广告的价值没有办法被精确地货币化,但是我们总是能够听见不同的广告主总是抱怨这种投入不值。即使你的广告有用,大概也不知道到底哪里有用。即使是分众传媒的“蓝海”媒体生活圈,相信广告主也说不清楚,只是与其他媒体相比,分众的模式受众比较准确。所以,在传统的广告投放的方式下,泡沫随着媒体与生俱来,即使是现在出现的新媒体也一样。


是什么吹出了这些泡沫?

这些经济类之外(一定要清楚,专业经济中的泡泡我一窍不通)的泡泡的出现,和各种媒体的出现不无关系,也就是多媒体。那么“多媒体”是怎样的?

多媒体是丰富的:有丰富的图像、动画和声音,它能够将各种表现形式都组合在一起。但为什么这样的媒体吹出了泡泡?在出现各种屏幕之前,我们是活在文字和静态图像的世界,用心地和文字交流并加以思考。但是人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被大、中、小的三种屏幕——电视、电脑和手机,这些多媒体媒介所限制。而在这三种屏幕上承载的,大多是流于表面,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抢夺人们眼球的动态图像和视觉刺激。尽管有些非常出色的作品(比如纪实片电影)投放与多媒体之上,但这些,则不象文字那样让人把自己放进书的世界,冷静下来,而是让人们聚在一起享受感观的冲击,或者让部分事物受到大家的追捧,就好像芙蓉姐姐。

因此,多媒体的出现的确吹出了各种泡泡。


可是却有人专门找泡泡

啤酒有了泡沫,才会有满满的一杯,而喝啤酒的人必然会先喝到泡沫。你可能会说这样的一杯啤酒分量不够,可是,好杯中物之人一定会说没有泡沫的啤酒只会淡而无味,甚至更本不像啤酒。这样的泡沫就是必要的。那么现实生活中怎样的泡沫属于这样的泡沫呢?

有很多广告主却在自己找着泡泡。比如IBM这样的蓝筹公司,本来凭着百年老店的称号和品质,根本不需要在高端商业区、杂志和电视上花钱打上自己的名字。但是为了保持住业界对它的注意力,IBM觉得有理由这么做。也就是说,IBM不是冲着广告回报去的,而是冲着以后不必现在差。所以,为了这样的注意力泡泡付费,在他们眼中是合理的。

钻石百年以前可不是结婚的时候放在戒指上的,而是被公关公司的营销策略炒到了现在的高度,成为了忠贞不屈和“一颗永流传”的代表。不过现在已经不用炒作了,因为它已经被大家接受,成为女性非买不嫁,恒量爱情分量的上上品。


泡沫哪里都有,生活、网络、商业行为。可是应该怎么解决呢?

答案是创新,改变商业模式。泡沫可以被创新减少的。Google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了。它首创的AdSense和click-to-pay等performance-based的广告形式,被许多广告主,包括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所接受。Yahoo和百度随即就推出了类似的服务。现在Google又要把手伸向报纸广告领域,而Yahoo也随即和6个报纸企业达成协议。不过,并不是Google懂得创新——像 Pay-to-print和pay-to-call的广告模式的推崇者ZixxoIngenio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因为我所知有限,所以只能重点放在网络和广告行业,这两个注意力和投资泡沫比较明显的领域。正是它们,说明了以创新改变商业模式,是能够减少泡沫的(我说的不是消除泡沫)。


所以

所谓人气,知名度是能够被炒作出来的。炒,就是产生泡沫的过程。所以市场营销的过程,或许会成为制造泡沫的过程。要把低端的矿泉水做成中端的,而中端的做成高端的,都需要加入泡沫。而泡沫的多少和质量,就要看产品的多少和手段的高低。

有人、有公司需要这样的泡沫,可能是为了自己。而有人、有公司却设法改变这些泡沫,为了别人但最终收益自己。所以,对于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事物和现象要冷静对待,这是减少泡沫的根本。为了减少某些泡沫,我们应该积极创新,拒绝无谓和没有改进地效仿。也需要积极思考,发现泡沫。



**本文没有做过详细调查,只是一些思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