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9 January 2007

从Starbucks看中国的民族主义

很多的事件,我看在眼里觉得无伤大雅,但是被国内众多网友一反对,我也开始反对了,应该算“觉悟不高”吧。比如肯德鸡和Nike等被人认为“有辱国人”的广告,有人觉得没有什么,可也有人觉得“后果很严重”。最近故宫的Starbucks事件应该又是个典型。

17号的时候,我看了央视的主持人芮成钢的一篇博客文章“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没想到此文竟一夜成名,让Starbucks是否应该离开故宫成为焦点。随后有关讨论此起彼伏,他又有“我到底想干嘛?有些朋友对我的误读”的文章澄清自己并没有攻击Starbucks。这里这里也有其他人的反对声。

有人说得对,这件事情如果站在商业角度来说简单,但是掺和了文化这个东东,就“后果很严重”。本人认为,将Starbucks这样一家咖啡店放在故宫内,确实不搭调。先不说文化,就连看看也不和风格。当然,我也并不认为其他风格的店就都符合故宫的氛围。据此文称,故宫之前已经使得Starbucks的店面摘下外部标识,可是不搭调不是摘去标识就能够接触心理戒备的方法。

现在的争论焦点都在于文化层面上,其实也反映了下面几个商业层面的大问题:

  1. 不论从肯德鸡,Nike的广告,还是这个Starbucks的店面,我们都能够对国人的商业民主义窥一斑而见全豹。再联想到被各大媒体报导的企业主们,这种民族主义确实存在。或许许往后的新生代们不会有这种情结。
  2. 咖啡,作为老外生活的一部分,还远远不是国人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巨大鸿沟,被故宫这样一个东方圣殿放大出来了。我们,相信央视的主持人,可以常常光顾自己的办公室外的咖啡店,但在喝着咖啡逛故宫,不可以!Starbucks和其他国外消费品牌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3. 不触及国人生活方式和某某主义的,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你会不会介意有人在故宫出售科达胶卷?

就算是为了故宫,我们也绝对可以要求诸如Starbucks这样的品牌作些顺应文化的事情,比如将其从故宫请出。这样是不会对Starbucks们造成伤害的。作为中国的地标和象征,我们没有必要参照卢浮宫怎么做,尽管后者允许茶的存在。

正版+免费又靠广告养?

前几个星期看过一个老外的博客,说中国最牛的不是盗版,而是免费。时间长了,这位博友的连接不记得了,不过仍记得他提及的是中电家园。我相信类似的网站在中国岂止多如牛毛,不过以正版+免费为模式的确实不多。且不说中电家园是不是盗版,第一财经日报的这篇文章就报导了夸克电影网——这个以广告费养版权费的这样一个正版+免费的营利模式。

打开该网站的新闻中心就能看到,夸克为“全球首家正版免费电影网”,创始人为李璐瑒,并称这种模式解决了国内2、3级城市“无处看电影的问题”,也没有BT天生的盗版问题,而且:

“网络院线”通常拥有很优秀的团队,在合理推片、宣传推广、渠道发行、营销指导等方面做得很好。在挣到网络版权费的情况下又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网络推广体系,这对片方来说当然是好事。

“夸克院线”是电影网站从BT时代,向规范的院线整合转变的标志。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导,“影片《父子》的上线标志着我们‘正版+免费’的网络电影发行商业模式真正出台”。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内容+渠道的合作方式,不过和iPod+iTune等不同的是,内容免费。既然内容免费,那么网络电影院就希望通过良好的渠道对影片进行宣传,也通过渠道将广告主的价值作大化。

这好像是无意中要和模式类似的YouTube以及国内的ChinaTube等视频Web2.0打仗,并告诉他们,网络电影院和影片的关系是“明媒正娶”,而且质量也是“杠杠地”。如今电影也来分广告主的羹,不知道他们能将渠道做得多好,广告做的多响?而对于中国没有良性循环机能的电影,又有多大的好处?

Thursday 18 January 2007

人小钱大吞世代

人小钱大吞世代》可谓是本完整的解读新时代“吞世代”小鬼头的书籍。文章开篇就是北京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庄淑芬专文的推荐。很巧,这篇专文在早先的《奥美的观点IV》已经被登出,并简要概括了这一群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小鬼们的生活状态和对于品牌的敏感程度。

目前读来,这本书对“吞世代”们的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被称作“浓缩的一代”——成长的更快,拥有更多的个人力量,小小年纪就了解成人的世界(KGOY, Kids Getting Older Younger),云云。他们也是在书本上寻找光标和超级链接的一代,是对品牌不忠的一代,也是绝对由能力处理大量信息,并做出能够影响大人的消费心理的决定的一代。

像其他很多书一样,这本书将“吞世代”分成4大类,提出了迎合他们口味的品牌的6大特征和3大驱动因素。应该算得上是一本用以打造年轻一代品牌的不错的参考书。

不过,这本书还是有非常多的令人难以理解的错误,几乎让我认为这是盗版!该书的翻译者将WPP旗下的“明略行”(Millward Brown)翻译成了“米尔沃德·布朗”,将“热衷”写成“热中”,此外还有排版错误,简直是有违职业精神,另外纸张也很粗糙。不知道是Joyo订购出的问题,还是机械工业出版社该负责。

Monday 15 January 2007

被媒体欺负的eBay?

“eBay退出中国了”,有诸多媒体报道马云的胜利姿态,说“淘宝”胜利了,或者“战争结束了”。事实看来事情被人们过于简化了。上回有幸同一位在eBay工作的新朋友吃饭,说到了eBay转手Tom和所谓“逃离”中国的事情。那时我才了解,这个世界互联网巨头的几个最强业务并还是牢牢地握在手中,eBay一定会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姿态回到中国。当然,也不能说“回来”,因为eBay其实并没有“推出”。

诸如此类的商业竞争,并不能够简单的以一方胜利,一方就失败而结束。外界也很难对之盖棺定论。这就像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样,商场、政治与夫妻间的感情一样,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像Google的失败,Baidu的胜利应该也是如此。媒体发挥的作用,恐怕只限于尽其可能获取准确的消息,并负责任地传播了。

Sunday 14 January 2007

iPhone并不迟:“快”苹果的“慢”策略

  1. iPhone并不迟:“快”苹果的“慢”策略
  2. Negative For Chinese Mobile Content: 3G Launch Could Be Further Delayed
  3. Yahoo China to Reorganized as Business-Oriented Search?
  4. Media Buyers Cheer Web Plan by Big-Three Newspapers
  5. 网易公司江志强:鼠标连线的Marketing 2.0

书评:奥美的观点

奥美,世界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的WPP麾下的整合传媒集团,出版《奥美的观点》系列书籍已经是第四本了。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有奥美的自我广告之嫌,但是奥美抱着“知识的分享与传承一直是奥美公司引以为傲的企业文化”的态度,将自己的“长久积淀与创新探索而得到的思考模式与运作方法”同读者分享。这本《奥美的观点IV》在前几本的基础上,突出了针对中国的广告和市场策略的文章,比较吸引我的,是其中将08年北京奥运、网络、博客和现代的年轻人编入其中,让人觉得颇为“与时俱进”。

这本书读起来非常的轻松,因为尽管文章都被归类,但是每篇基本都互不相干,内容独立,信手一翻就能阅读。而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奥美的总监们的策划案例分析和奥美对待客户和营销的态度。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观点明确,而且也不是一般的说教和理论,也突出了David Ogilvy,这位奥美创始人的形象。

读完之后发现,关于女人的案例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其次是年轻人和儿童。而每一类人群都有细致的“洞察”和详尽的分析。当然,另外一个我比较喜欢的特点就是该书会推荐很多相关书籍,比如《人小钱大吞世代》(Brand Child)和著名的,让男女懂得对方的那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被奥美总监提及的书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轻易放过。



乔迁之痛

新年后的这个周末过得一点也不如意,搬家却一点都没有“乔迁”的那份喜悦。上午看到一间熟悉的屋子突然被掏得空空的,下午又换到另外一套陌生的房子里,心里也空空的。找房和搬家的整个过程真是痛苦不堪,新老房东都不是好惹的主,不由得想要快点摆脱这样的窘境,不再做朱大可笔下的“流氓”。

大喊一句吧:“我是弱势群体!”

“剥了壳的鸡蛋”和心理学的商业价值

好像我还留在新年的感觉中,要不得啊。新年比较过瘾的,除了享受众多人间烟火之类的事物外,就是在Starbucks品着咖啡看书了。在咖啡的香浓中体会书香是一件美事,但更美的,就是在几个月的读书“历史”中品位出了心理学对商业社会那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一切的争夺、较量皆包含了对“心理学”的利用。看完了本文,或许能够引起大家对身边被忽略的“心理学”的共鸣。

还记得以前提到的《引爆点》?就在快要把它啃掉时,发现其实它就是一本不折不扣,论点和例证丰富的“应用心理学”书籍。作者非常有针对地把这些理论用在了如何制作成功的广告和商业宣传等难题上。

新任纽约市长利用“破窗”理论**,通过清洗每一辆被涂鸦伤害的地铁车辆而迅速地减少了纽约犯罪。所谓“破窗”,就是存在于人们身边,对人们的犯罪行为给予暗示和冲动,而又不算是犯罪的事物。比如涂鸦,不检点的行为等。修补“破窗”,就能够减少几乎不被大家注意的犯罪暗示和冲动,也减少了犯罪。这仅仅是该书的众多法则中的“环境威力法则”。儿童节目《芝麻街》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成功,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针对儿童对电视节目注意力的不断研究,从而使得艰难开始的《芝麻街》风靡一时。

心理学+“剥了壳的鸡蛋”=成功的女性广告?

现在的商业社会中,这样的心理更多的被利用在了针对女性和年轻人的营销策略中。为什么?首先,美国的趋势预言家Faith Popcorn的《爆米花报告III》已经详细说明了女人影响力的上升:所有消费品中有80%的购买者,或主要影响者是女性;(在发达国家)买车的决定80%受到女性影响;云云…。其次,现在都流行“装嫩”,也就是消费趋势年轻化,而中国的年轻消费者(18-25)虽然没有太强的消费能力,但却是兵家必争之受众。

最有意思的还是关于女人。在《奥美的观点IV》中,奥美某总监曾毫不隐讳地提出承认John Gray的著作《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 对于制作女人的广告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要女人爱上你所说的信息,就如让一个女人单凭你所说的话而要她爱上你一样(困难)”。有一句话我很耳熟——“剥了壳的鸡蛋”,原来是出自SKII的新品广告。此广告将皮肤比喻成“剥了壳的鸡蛋”,深深可在女性的脑袋里。而玉兰油也曾用“草莓”来比喻摆脱不了黑头问题的皮肤。这些信息,都利用女人追求细节、感性的心理,让女人们“爱上”了“草莓”和“鸡蛋”的形象。这不,也同样被我记住了,我可还是个爷们儿。

关于对年轻人的心理暗示,就不用多说了,看看M-Zone的广告和营销就知道了。

最后,因为我有一个原则——要研究一件事物对人的影响,就先研究研究自己,所以我要拿自己做例子来论证。之所以我喜欢在Starbucks看书,总是有原因的。如果不假思索,我可能会说:那里有西方的气氛,而我留过学;去Starbucks很时尚,因为大家都去;等等肤浅的理由。但仔细将脑子里的零零种种的解释“PK”一下,其实一些潜意识对我的喜好有很重要的影响——我对Starbucks中弥漫的商业气氛有认同感,对于Starbucks所处的商业大厦有一种从属感,对时不时经过的老外有亲近感(大概因为曾在英国呆过),对Starbucks马克杯的白颜色和家居的摆设感到舒服,就像书本封面的质感一样,对那里员工的热情有留恋感……这些都不是我能够明显体会到的原因,它们并不一定让我和Starbucks建立的明确的联系,但实际上却不知不觉让我养成了喜欢在Starbucks读书的习惯。这些深入心理的暗示表明,Starbucks研究了我这类人的心理,也成就了它的所谓“感性营销”。

就像博彩和赌马的本质是统计学一样,广告和营销之类的商业行为其实是心理学。


“破窗”的暗示对于政府作为的启示

其实中国的社会秩序的不顺畅,多少和对于心理暗示的了解和利用的不够有关系。说穿了,有人随地吐痰而屡教不改,是因为有的警车总是穿越红灯的限制,这样一种“无社会秩序”的暗示;生意人没有诚信和中国人的“不相信”原则,是因为听说了太多贪官污吏的故事;很多人在上海地铁车上不遵守秩序,是因为上海地铁规划的太没有章法,更加谈不上人性化。这些警车、贪官、地铁规划都是给予人们“凡事都有潜规则”的暗示。这并不总是一句“市民素质低下”能够掩盖的。试想,老外会在新加坡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在中国,他们却和大家一起插队抢地铁座位?正所谓“耳濡目染”!因此,政府应该至上而下,做出表率。

Keso也曾经描述过Yahoo!和MySpace等网站对于用户行为的暗示所达到的商业效果。

对于受众心理的掌握很重要,而心理暗示的力量也是巨大的,他们的影响和作用都不应该被忽略。


** 一个犯罪理论:有一个无人看管的房子,如果它的一扇玻璃被打破了,那么经过的路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废旧的、可以为所欲为的的地方,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从而让这种现象蔓延至其他地区,使之成为犯罪者喜爱的地区

Update: 虽然以上都是营销和广告的例子,但无论是广告还是营销活动,是管理还是领导团队,是谈判还是与伙伴协商,心理学都能够帮人找到必杀技。

新年所见并不美好 First entry in 2007

Haven't posted any article in English for long, I decided to leave this entry to the new year. Below is about what I have seen and done for the past few days in 2007:

  1. Rain for two days in Shanghai
  2. 4 beggers in average per day, on street or underground trains, some with children, some are young girls. That hurts my heart.
  3. Internet connection which is still not working well.
  4. Metro train line 2 has been extended. Zhongshan Park is not anymore a terminal station.
  5. Bought a new book named "Ogilvy & Mather's Viewpoint IV", a good guide for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6. Want to buy a book named "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 A book mentioned in the one above, for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ladies.
  7. Won more contacts from douban.com.
  8. The first thing I know is that: doing business, advertising, marketing, management...basically everything, is all about psychlogy, this is what books have guided me about.

Wish everything could be better, although there is no many good news so far. Hope I can see less beggers, smarter metro line arrangement, etc. Maybe that's why people need new year resolutions.

回头看一眼2006

如果在这个年头要离开我们的时候,不留下一个句号,那么一定是今年最大的遗憾。就像各大新闻媒体争相评论出2006十大新闻事件一样,我也要回顾2006的8个足以改变自己的重大“事件”。以下排名不分主次:

  1. 和女友度过丰富、美好、关键的一年。我们更加了解对方,互相鼓励对方,感情之外我们之间多了更多理性的东西。
  2. 找到现在这份工作,成为媒体分析师,认识了我得新同事们。
  3. 在第一财经成为了一位正真的博客。既找到了个人发言的平台,又在几个月之后找到了自己的基调和视角——这两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4. 喜欢上了阅读。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同“一个饿汉趴在面包上”一样喜欢阅读。它的确是一份给予头脑、知识和心灵上的最好的礼物。2007,我还要把这份礼物变得更加丰富。
  5. 认识了Skyid——我的同事兼朋友。他打开了我关于电影、宗教、哲学和读书各个方面的门,可谓是让我开始爱上阅读的领路师傅。同时,也是一个和我分享一切的好伙伴。同样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我很高兴拥有你们。
  6. 加入英国诺丁汉大学校友会(NAAS),我希望我们的校友会在上海以至于国内都会有更大的作为。
  7. 博客订阅人数超过80!货币价值达到31,545人民币。谢谢大家的支持!!虽然都是个相当小的数字,但是我绝对不会吝啬鼓励自己的机会。
  8. 正真了解自己。我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才正真了解我自己。好像有点晚,幸好没有太晚。

在2006和2007交接的前夕,我祝愿Web2.0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广告的另一半不再浪费,3G牌照能够早日发放,世界变得真正平坦,海缆可以早日被修复,天下能够真正变太平,还有...我们大家一起突破没有突破的,收获想要收获的。
更新:刚刚想到另一个“重大事件”——从06年11月初开始,以后没工作日,自带筷子用午餐,此举意在环保。在我和Skyid的坚持下,2个月了,省下了不少筷子,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印象。

为什么Google和Gmail等各项服务仍然运营正常?

看了下面的消息,大家可能知道为什么Google和Gmail等各项服务仍然运营正常了。原文来自Donews, 链接为这里

DoNews(北京)12月27日消息(记者 徐新事)据消息人事透露,Google通过国内结点转发数据,从而避免此次断网造成的影响。

Google与国内部分电信商进行合作,购买3-4G带宽做为数据转发,避免此次断网造成的影响。
此前,电信和网通证实,昨晚台湾地区的地震影响到内地出口光缆,造成国内访问国外网站故障,包括雅虎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网站均无法正常访问,MSN等IM也无法正常登陆,但此次Google各项服务正常。(完)

更新:这里有专家更详细的解释

光缆的灾难,互联网的机会

第一次听到消息是在26日东方卫视的晚间新闻里,于是第二天就不能登陆欧美的网站。这非常、极其以及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工作,无奈地在焦急中度过了漫长等待的一天。

不过对于台湾人民的灾难而言,这实在算不了什么。谁能够料到耶诞节(台湾称“圣诞节”为耶诞节,据说大陆也有人提议易名,因为“圣”指的是中国的古代圣人)的第二天就发生这样的惨剧?

昨天登陆新浪网(绝对是口口相传的典型案例,因为当我身边的同事遇到网络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登陆新浪看看速度),查看海底光缆网络修复的消息,听说需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够修复。这是一个坏消息,好像我唯一能作的,就是登陆Joyo网买几本书。我每天用来联络的Skype和MSN Messenger都不能正常登陆,或者上了又下。地震造成这样的破坏,我懂事以来还是第一次听说。MSN还好理解,因为只有一个在国外的服务器,也就是用户要绕到国外才能看到所有人,上不去是自然的。而Skype是依靠P2P的方式连接的,至少我还可以看到国内的朋友。而我博客上的site meter计数器现实的博客访问量少了85%。

在众多IM当中,QQ是不多的几个能够使用的。星张翼轸光缆断了,腾讯笑了。“QQ若聪明,该借此大作文章,强调一下自身在这点上对于商务人士的意义。”——这绝对是战略级水准的公关。新浪也懂得此道,在网上提供了几个代理服务器,虽然新浪承认那几个服务器都不够稳定,但终归能体会道新浪对网民的关心。

好在我的Gmail和Google Reader都还能用。这次的灾难,让我把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和黑莓(Blackberry)的手机邮件系统联想到了一起。就好像911发生的时候只有Blackberry的系统才能够顺利收发邮件一样,现在将服务器置于大陆的互联网企业处在了同样的优势位置。这就更加凸显了他们在中国众多网民中的地位。真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啊。

但愿问题能够早日解决,但愿台湾能够恢复平静。


Update:在华尔街中文日报的网站上刚刚看到一条消息,黑莓也因地震而一度暂停。

我们身边的内行和联系员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几个人:他们对一类事物非常熟悉,如果你问他们到底什么是博客、web2.0或者是什么酒最好,他们会像机关枪一样统统告诉你,顺带给你说说几个行业“牛人”。如果你问哪个BSP不错,他会为你列出一串名字,然后为你从各个角度分析哪个是你的最佳选择。而有的,却是神通,好像你身边的人都是由他组织在一起的,哪怕你只是仅仅和他们保持“微弱”的关系。

如果有,哪怕只是几个,那我都要恭喜你,你身边已经有了能够“引爆流行”的“内行”和“联系员”,这两个《引爆点》中提及的重磅角色。之所以用“重磅”来形容,当然是因为他们对于你、我、还有商业社会的重要作用。

引爆点》用一个本已经褪流行,而又突然被流行起来的皮鞋样式作为开始,想要告诉人们,流行是能够被一小股力量突然引爆的(比如如何将广告做得拥有爆炸效应等)。穿插这本书的主线是引爆流行的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而“内行”和“联系员”仅仅属于个别人物法则中的两个角色,也就是汇集某些暗流从而引发巨大社会变化效应的重要人物。这个观点确实有着启发性的作用。而这本书的观点又是建立在非常多的调查基础之上,其中有众多法则,包括著名的“六度法则”,并有很详细的试验解毒,非常有趣,引人入胜。

然而,在我们身边的“内行”和“推销员”也有真伪和素质高低之分。

真正的“内行”应该懂得助人为乐,“常常喜欢主动[…]讨论情况,并喜欢对别人的请求作出回应。[…]他们与别人谈话是出于社交动机。”
“内行总是通过解决自己的问题达到解决别人的问题的目的”——反过来说也是对的。
“他们比常人读过的杂志和报纸都多”——现在可能还要算上博客一份。

而一位“联系员”可能只是和你有微弱的关系,就是说并不经常联系,但是这种微弱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因为只有超越了和你了解的信息相似的朋友圈,你才能发现更多的信息。实际上,在我们找工作,谈生意和其他交际活动中,大多数都是“微弱关系”在发挥作用。依我本人为例,已经与很多因博客而结识的朋友认识,并了解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行业,虽然我们连一面都没有见过。

网络世界或者说web2.0时代使得每个人都趋近于“内行”和“联系员”,每个人也都能主动寻找到我们。但正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发言权和媒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伪内行”和“伪联系员”,也就是有那么一点么内行的人以及有那么一点积极的社交人员,我大概能够算得上是个例子吧。诸如我这样的,也可以被称为“亚内行”和“亚联系员”。其实有点写作专业精神的博客们做的,更多的是在传播信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播者。利用这个已经扁平了的世界,我们应该主动寻找身边真正的懂得“助人为乐”的“内行”和“联系员”们。换个角度说,我们总可以找到他们,而别人迟早总会找到你。只要你有那么点想当内行和联系员的动力,你就不可能会怀才不遇

也谈长尾 我们仍需要“热门”

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可谓是“几鸣惊人”了,但是好像吃力不讨好。从他很早在自己的博客The Long Tail上提到的论点,到现在出版的《长尾理论》,不停的受到企业家,杂志和人们的好评,也在国内博客界更是引来不少议论,褒贬不一。他的理论精髓我也不用在说了,连那个标志性的曲线图都懒得贴出来,生怕朋友们会视觉疲劳。欲知详情请看这里这里这里

与其评论这个理论哪里有缺失,倒是不如去完善它、扩展它。就这本书本身的结构和信息量而言,厚厚的中文版其实换成英文,可以被压缩到简简单单的一小本,可能比他的个人博客还要短。在今年的最佳商业图书的评选中,虽然《长尾理论》是入围图书,但是在...

“评选期间,评委们对《长尾理论》进行了简短的讨论,意味着最终评选会议上即将讨论的一个问题将是:安德森的理论是否应值得花200页或更多篇幅来描述。”(原文来自FTChinese

书读了一半,评委们的担心好像提醒了我。在前半部分,Chris几乎是在用不同的例子,重复描述一件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事情,而建设性的意见寥寥。直到第五章《新市场》,亮点之一的“集合器”才走出闺中。不得不承认,而它给我简单的几个提示就是:

Douban也是上好的集合器,也是渠道,延长了Joyo等网站的手臂。换个角度来说,在互联网上,渠道是永远不够的,是永远需要延伸的。 谁能够用好的模式做到延得够长,谁就是个好的集合器。

Google Reader, Bloglines等RSS订阅器也是集合器,能够让更多的博客浮出水面。如果不是特别受欢迎,我们也可能只是尾巴上的一员。

所以,我作为一个博客,也像其他发布网站、书籍、理论等信息的博客们一样,都为长尾的成立“无意中”贡献着。所以难怪Time杂志的封面人物是我们网民自己。

但同时,不论长尾的尾巴能够有多长,也不论书籍和音乐的经营者为之付出多少代价,我还是认为热门(hits)终究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没有热门的世界,就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大量毫不相干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

有的博客批判说,“长尾理论”还是建立在“热门”上的。那是当然,没有大头,那有相对的长尾?由于购买者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自身水平的不同,以及目的性的不同(比如想找一些好听的歌和好看的书的人)购买者需要一定的信息作为引导,而“热门”就起着这种引导作用,而且很可能把客户引向长尾。其实无论是经济理论,经营者,还是购买者,有时太多的选择意味着没有选择。

书评:分享的道

帮助他人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提高。你也理解这句话吗?

现在的书热门书太多的理论了,《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未来的组织》等都是这样的一类书籍,给予读者的更多的是启发。《分享》(The Tao of Coaching,直译为“培训的道”)是一本不错的指导实践行为的书,封面简洁。但吸引我的主要是它的副标题“麦肯锡员工培训之道”。

只所以称这本书为“分享的道”,是因为,这本薄薄的书用简单的中国太极图形把“领导方法”这个问题说得非常直白——太极中的黑色代表“提高你的领导效率”,白色代表“帮助周围的人更好的成长”。很明显,这本书关注的是“根据阴阳互长的原理,帮助他人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提高”。书里面有很多有建设性的想法,比如如何用提问而不是灌输的方式,达到与人“分享”的目的,怎样让格格不入的两个一同工作。虽然是一本为员工培训的书,但是在生活中,“阴阳互长的原理”处处实用。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非常短,读来很舒服,但是却循序渐进,越往后看越有价值。让人感觉不错的是,这本书大概是因为需求不大,所以价格已经跌到了5折以下,连豆瓣上的信息都是不久前刚刚被收录的。



后知则一定要先觉,We need common sense

We need common sense

Common Sense现在很稀有。记得上个月,我陪朋友去参加了World MBA Tour。人来人往好像让人感觉MBA已经是每个职场人的必经之路了。想想MBA毕业生们的素质和对MBA学习投资的回报,外界更是褒贬不一。此前我曾经在《读者》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斯坦福没有教过的事”和MBA的价值》,Common Sense被列为斯坦福没有教过的第一件事。最简单的其实最容易被忽略,这是每个人的悲哀。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受教育的过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如果算上硕士和博士,一个手的手指头都不够用。在“德鲁克基金会”所著的《未来的社区》中提到,在如今的“资本”和“知识”型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确,我们在中学学习无用的化学,物理和根本连老师都一知半解的哲学。我们又在大学学习了公式,理论和模型。MBA我就没有资格评论了,看看那篇文章大家自然会有所了解。人们不停的砸钱,付出十几年的时间、金钱和机会成本,等待的却是严酷的社会就业现实。实际上,在这些受教育的阶段中,Common Sense只有在幼儿园和小学才被提到。比如:“1+1=2>1”,“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要有爱心”,“对人要有礼貌”,“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大自然才是我们真正的家”等等。看看现在的一些政府部门,所作所为更本就是不知所谓,浪费纳税人的金钱。再看看有些高级白领,他们逍遥于上流社会,但为社会贡献了什么?是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

Reggea音乐家Bob Marley没有受到过教育,但是他那些流芳百世,以爱心为主题的音乐几乎让人认为他就是耶稣在世。现在,诚实的人和办实事的人应该被保护起来,因为他们越来越稀有了。

后知而先觉

因为“后知”,所以一定要“先觉”,否则就完了。正是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型”和“知本型”社会,人一定要“觉悟”,要充分了解自己和周围。然而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成为“先知”。我没有这种能力和时间,但更乐于利用“先知”的总结让自己比别人先“觉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够看到和“巨人”看到的风光。站在不同“巨人”的肩膀上,就能看到其他巨人都看不到的风景,难道不爽吗?!

也许等我以后彻底觉悟了,我会推翻今天的观点,也可能没有这样的激情,但也许我会更加肯定。其实Common Sense是所有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可能在“觉悟”了之后回到幼儿园的原点,发现我们都绕了一个大圈。

其实献爱心同样需要管理

我一直对做慈善有着憧憬。在我对成功的理解中,慈善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基本上可以表述为: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做着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事情,并利用自己的其他时间关怀野生动物和大自然,要么就去做慈善,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干脆两个一起上。可是在看了“头脑风暴”的节目(麦肯锡和NPP都受到邀请)之后发现,我更本不懂慈善。我们可能看了太多胡润的慈善排行榜,也看了太多有着社会爱心收留小女孩的人们。但是,光是凭着一腔热情和爱心,离成功送达爱心会差得很远。

“头脑风暴”的节目中提到了2位为慈善鞠躬尽瘁的女士:一个用11年收留看守所囚犯们留下的孤儿,一个用18年做妇女的心理咨询。但他们却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企业家的捐款。似乎胡润的慈善榜单对于她们毫无帮助。其实这种问题的产生是由于2点矛盾:

  1. 基金会们与慈善人的矛盾。基金会总会面对很多需要求助的专业慈善人,但是面对众多的慈善领域,包括教育、生活、医疗、心理等等,他们迷惑——到底要把钱放在哪里?而慈善人在创始阶段,凭的只是热情和认为社会理所应当给予支持的冲劲。这使得他们不懂得如何包装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需求“营销”出去,增加出资人对慈善的信心。
  2. 慈善人也不懂得如何经营所创办的机构。一个慈善人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同样需要寻找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也需要有能够吸引人才的机制,因为你不能拉着别人和你一起受苦。当受众人群不断扩大的时候,也需要有人力资源的培养,财务上的管理和企业的战略规划(而不是简单的计划)。

要有效地、长久地维持自己一手创办的慈善机构,需要的是对组织有效的管理和对人才的吸引。没错,这就是在经营一家企业,一家需要运营成本的企业。

我得出的结论是:

  1. 无处不需要组织。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就需要被有机的组织起来。而且,
  2. 没有行业不需要运营成本;
  3. 慈善机构=盈利机构。因为要将慈善做好,就需要有盈利机构所拥有的专业精神;
  4. 像慈善这样的事情,是需要每个人关心和参与的。政府,你应该带好头。

脑袋决定口袋

“脑袋决定口袋”。这是一位大众的出租车司机昨天晚上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因为此人,的确与(大)众不同,而且从外到里都不同。

外,指的是车。十字路口的昏暗灯光下,除了顶上亮着“大众”的牌子,就根本看不出是用来做出租的(不会是冒牌的吧)。里,是指人。这位司机先生50岁上下,挺特别的是,他姓“钮”(牛?)。上车后他对我说的第二句话就是“这是全上海最好的出租车!”。你信吗,他凭什么?

就凭他懂得日文、英文和法文,就凭他月入多于8000。照他的话说,他拉的客人都是外企的老外们,跑得都是去机场的“长”途。而通常,乘客都是通过电话预定的,都是常客,所以生意非常稳定。凭着日、英、法的语言能力,他是各国“外宾”通吃,所以客源非常广。至于他哪来得语言能力?照他的话说,完全“自学”,口音都是和老外打交道的时候“模仿的”。看着他说话不缓不急的样子,我不由得相信他。特别在他掏出的中、英双语名片上,他对自己得称呼是Mr. Button,让人感到特别有趣,难怪老外就好他这口。

正所谓“脑袋决定口袋”。两年对于一个出租车司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位有22年经验的先生,在最后两年中,不断通过字典和与乘客对话进行学习和“优质客户”的积累。他靠的,并不是什么以前号称MBA案例似的上海第一的哥拥有的,能够看穿乘客意图的能力,而是很简单的两个字——“学习”。这,正是一种自我提高所需要的“常识”心态,是投机取巧所不及的。

短短起步价的路程,我们没有办法聊的很多,但是他却一直用流利的英文、日文和法语给我模仿他与客户交流的情景。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他对上海第一的哥的看法。他的回答可以说是爆料级的了:“假的!大众公司还想让我出来帮他再次宣传呢,因为我赚得更多”。相比之下,上海有多少能说外语的司机先生?这是个事实,所以他的“赢利模式”,我更愿意相信。

现在各位都在说“蓝海”,如果这位先生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就真的是一个尚好的“差异化”服务的案例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2年是一个轮回,也足够让人更上一层楼。

三星 王者雄心

最近实在太忙,好在忙得有价值,但是欠下了博客的作业,所以今天需要补一补。

最近又做了一个测试,但并不是纯粹的测试而已,而是三星手机的互动营销的一部分。这个营销测试的名字叫做“W579 王者 无远弗界”,连接在此。这个测试一共有5个小部分,分别是: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海天一色、一马平川、奔腾不息。

陈格雷说,“这是深度传播的一种方式,将产品定位和和理念植入对方的脑核中”。不过我做完测试,倒是对结果印象更深,可能是因为我平常随意对待手机的态度吧。朋友们可以试试,可以测试自己,也顺便体验一下这种营销是不是真的对你有作用。

每个测试只有几道题目而已,比我上次做的MBTI测试简单很多。而且测试的界面非常不错,是用Flash做的,结果也都比较准。下面是我的几张测试结果的贴图:



这是“海天一色”的结果看来我是属于大部分人那一类的

这个是“一马平川”的测试结果,可惜距离王者自信之差一分


这是“高耸如云”的结果,我终于有了“王者雄心”,而且他的评论我是最喜欢的了

戒骄戒躁

如果有一个定律,可以让个人和企业懂得应该“戒骄戒躁”,岂不是很好?

在这个躁动的时代里,大多数企业和个人都希望能够迅速成为成功的个人和企业——找到风险投资、上市圈钱、成就神话。而现今的商业发展大势似乎正是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开放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提供了表达的场所,一夜成名的神话和挥舞支票本的VC们激励着拥有IT技术精英们。一切似乎都暗合了Thomas Friedman(《世界是平的》作者)所说的全球化下的三个民主化(信息民主化,技术民主化和资本民主化——指在全球化和科技发展下,大多数人都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和资本而为己用给人们带来的机遇。正是这种机遇带来了躁动,使得我们急于求成。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定律,可以让个人和企业懂得应该“戒骄戒躁”,岂不是很好?可惜很多人都已经忘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了。而棉花糖定律就是这样一剂良药。在金错刀看2.0的博客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 乔纳森.佩兴特是故事中的主角,他说:


4岁时参加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后来变得很有名。这个实验是探讨小孩子能不能延迟享乐(delayed gratification)对他以后所产生的影响。”

这个实验大概是这样的:跟我一样大的小孩被带到一间房间,一次一个人。然后有一个大人进来,在我面前放了1块棉花糖,她说她得离开15分钟,如果她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没有把棉花糖吃掉,等她回来之后,她会再给我另外1块棉花糖当作奖赏。”


”12的交易。付出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回报。嗯,就算是4岁的小孩都会觉得很划算。”


当然啦。可是,15分钟对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是很漫长的。再说,身边也没人会提醒你不可以吃。所以,那块棉花糖的魅力突然间变得很难抗拒。”

“那你到底有没有吃掉棉花糖呢?”


没有。但至少有10次以上我差一点就要吃了,我甚至去舔了它一口。让我看着糖却不能吃,实在是很痛苦。于是我唱歌、跳舞——所有我想到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事我都做了”


“然后,感觉像是过了几个小时那么久,那位和善的女士终于回来了。”


那她有没有给你另外1块棉花糖?”


“当然有。那2块棉花糖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


不过,这个实验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他们有告诉你吗?”


这批研究人员回收了将近100份棉花糖家庭的问卷,研究结果相当惊人。结果是,比起那些大人一离开,就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没有吃掉棉花糖的、甚至是挣扎了很久才吃的小孩,在学校里都表现得比较好。


他们比较懂得与其它人相处,也比较会处理压力。这些不吃棉花糖的小孩,最后都比吃棉花糖的小孩要来得成功很多。”


要预测一个人未来成不成功,能不能延迟享乐是很重要的指标。



对于任何一个创业个人和企业来说,“风险投资”和上市这两块“棉花糖”自然是非常好吃,多少草莽非吃不可。或许我们都错了——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在应该吃的时候吃,或许会发现滋味会更加甜美。其实全球化下的三个民主化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有来自隐藏在四面八方的挑战。棉花糖定律提示了我们得悠着点。其实活生生的、不吃这块“棉花糖”的例子不是没有。


有时候,大人小孩都一样,需要在讲故事的时候,说道理才比较有用。


另外,引用棉花糖定律的几句发现,或许能够举一反三:

对个人来讲,这就是4个棉花糖守则:


1、要预测一个人未来成不成功,能不能延迟享乐是很重要的指标。
2
、成功的人说话算话。
3
、不要一开始就把棉花糖吃掉。等待对的时机,这样可以吃到更多棉花糖。
4
、凡事要从长远来想,1块钱的倍数累积30天,会超过5亿。


一个棉花糖,就能揭示出人性的真实。我关注的不少个人品牌案例,比如姚明、章子怡,知名CEO如王石、潘石屹等,都算是这样的案例。


读书:卧底经济学


天气凉了,趁着上海的天气难得不错,去长乐路买件衣服是大冬天里不错的选择。坐地铁到了陕西南路,看见了季风书店就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买了一本中信出版社的《卧底经济学》。我一向都认“中信”这块招牌,而且这本书目前的评论也不错,所以就以29.80元拿下。正巧,封面上写的是《魔鬼经济学》作者倾力推荐。而另一个与其相应的特点是,这本书是英国作家所著。

里面的内容不错,对事情的描写有些象《魔鬼》的手法,而不同的是,所描写的不是3K党和相扑高手的秘密,而是在人们身边的咖啡店等经济潜规则。不过虽然我只是粗粗翻了翻这本书,却发现里面的翻译却令人不敢恭维。比如书中在描写英国的千禧穹顶是“政府出资建起的一座巨大的白象”。懂英文的朋友们也许知道,“白象”的原文应该是"white elephant",而这是一个比喻,英文的解释在Cambridge字典上为“昂贵而没有太大用处的东西”。可是在原书中,“白象”一词并没有被打上引号,也没有用相应的中文词把喻意说清楚。不知道会不会让人以为它真的就是一只白象一样的顶。

其他的等我看完了在说吧。

分析:不是经济才有泡沫

以前斗胆写了篇“反思泡沫”的文章,以通过事实和研究数据抨击那些过多职责互联网有泡沫的观念。可是我不否认泡沫的存在。事实上,我们都生活在泡沫里。

现在的商业活动中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比如如何判断是否房价已经虚高了?或者某支值得投资的股票是不是被炒过头了?房价虚高是泡沫,股票被炒也是泡沫。但是所谓泡沫大多被称为“经济泡沫”。可是泡沫不只是存在这样的经济问题,而是在其他商业活动,甚至人们的生活周围。 就好像,广告到底是哪一部分浪费了?李宇春到底应不应该那么红?是的,从经济到生活,这些问题都是难以量化的。可是,假设各位接受我对“泡沫”这种广义的定义,那么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泡沫都是负面的。 而且,有些泡沫是能够通过创新而减少的。

生活中的人气泡沫

泡沫是由于人们的不理智行为(但是理性)使“产品”的价格超越本身的价值。而生活中可能会有泡沫的产品会是,人气、品牌、知名度、注意力、以及博客订阅数量之类的名词。

马太效应就是一个好例子。Boing BoingTechcrunch是著名的博客,当然洪晃也是,徐静蕾是个好演员,是个才女,现在也是个“好博客”。他们都拥有日以万计的流量和让人嫉妒的订阅数量。这可能就存在注意力的泡沫。其实非常多的博客拥有与之相当的水平和内容,却再浩如烟海的博客网站中被淹没,而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注意力。

然而是不是Boing BoingTechcrunch的所受的注意力是以飞速增长的呢?或许不是。但可以肯定,它们是在所受注意力到达某种程度,并通过互联网口碑的宣传之后,飞速增长起来的。但是看看徐静蕾写的生活博客,类似的东西千千万万的博客们也都在写,但是前者几乎一夜成名,沙发有十几个人抢,其他人却为什么没有?当好男儿登上舞台的时候,他们的歌喉和稚嫩的表演是不是值得我们付出那么多的短信和时间?虽然,我也不能否认人们从中获得的满足感。

工作中的薪资泡沫

是不是总有“做事的人不赚钱,赚钱的人不做事”的感慨?提起这句话,并不是对于高管的高薪资予以否定,因为我现在还没有资格。可是,带一些中国主义的态度说,如果有位刚刚在本国毕业、初来乍到的稚嫩外国朋友,中文有限,资历尚浅,能力谈不上,却管理着几位资历、能力都再自己之上的中国员工,而且因为自己的身份拿着不菲的薪水。拿几份薪水,做一份事情,这个是不是薪资和职位的泡沫?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老板。问题是,许多的外国老板都喜欢这样”任人唯亲"。

其实也不要怪罪你的老板。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咱们去了越南,会不会雇佣中国人来管理有资历的当地员工呢?


网络的劣质泡沫

反思泡沫”中指的是互联网投资和收购的泡沫。但是现早我们所指的是注意力经济的泡沫。看看现在的所谓web2.0的网站。用来模仿的很多(英文为Wannabe,意思是想模仿成为某种事物,却做不到),但是用色情等不良手段吸引注意力的网站更多,视频,新闻皆有。门户网站也不例外。正是这样的网站制造出的注意力俨然成了不良注意力。它们不仅泡沫,而且低级,很少有能够被变成货币的价值。这样的注意力劣质,以至于在网站还没有来得及赚钱的时候就已经爆了。

所以这样的泡沫,要不得。


广告行业中的媒体泡沫

我知道我们的广告投入浪费了一半,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实在不想用这样一句快流行了一个世纪的话来搪塞广告行业的泡沫。但是你难道敢不承认,广告行业才刚刚成长到了婴儿期(infancy)吗?那么,怎么解释Google的模式能够让这个单纯以广告为唯一收入的网络新生代公司能够在几天以前达到市值超过Yahoo,eBay和Amazon的总和,而其他的不能?往后的章节我会说到Google,现在让我接着婴儿期说。

正式因为不知道哪一半浪费了,所以广告主们不得不在各个被吹嘘和或许被垄断的媒体上投入高出回报几倍的广告费用。当然,广告的价值没有办法被精确地货币化,但是我们总是能够听见不同的广告主总是抱怨这种投入不值。即使你的广告有用,大概也不知道到底哪里有用。即使是分众传媒的“蓝海”媒体生活圈,相信广告主也说不清楚,只是与其他媒体相比,分众的模式受众比较准确。所以,在传统的广告投放的方式下,泡沫随着媒体与生俱来,即使是现在出现的新媒体也一样。


是什么吹出了这些泡沫?

这些经济类之外(一定要清楚,专业经济中的泡泡我一窍不通)的泡泡的出现,和各种媒体的出现不无关系,也就是多媒体。那么“多媒体”是怎样的?

多媒体是丰富的:有丰富的图像、动画和声音,它能够将各种表现形式都组合在一起。但为什么这样的媒体吹出了泡泡?在出现各种屏幕之前,我们是活在文字和静态图像的世界,用心地和文字交流并加以思考。但是人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被大、中、小的三种屏幕——电视、电脑和手机,这些多媒体媒介所限制。而在这三种屏幕上承载的,大多是流于表面,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抢夺人们眼球的动态图像和视觉刺激。尽管有些非常出色的作品(比如纪实片电影)投放与多媒体之上,但这些,则不象文字那样让人把自己放进书的世界,冷静下来,而是让人们聚在一起享受感观的冲击,或者让部分事物受到大家的追捧,就好像芙蓉姐姐。

因此,多媒体的出现的确吹出了各种泡泡。


可是却有人专门找泡泡

啤酒有了泡沫,才会有满满的一杯,而喝啤酒的人必然会先喝到泡沫。你可能会说这样的一杯啤酒分量不够,可是,好杯中物之人一定会说没有泡沫的啤酒只会淡而无味,甚至更本不像啤酒。这样的泡沫就是必要的。那么现实生活中怎样的泡沫属于这样的泡沫呢?

有很多广告主却在自己找着泡泡。比如IBM这样的蓝筹公司,本来凭着百年老店的称号和品质,根本不需要在高端商业区、杂志和电视上花钱打上自己的名字。但是为了保持住业界对它的注意力,IBM觉得有理由这么做。也就是说,IBM不是冲着广告回报去的,而是冲着以后不必现在差。所以,为了这样的注意力泡泡付费,在他们眼中是合理的。

钻石百年以前可不是结婚的时候放在戒指上的,而是被公关公司的营销策略炒到了现在的高度,成为了忠贞不屈和“一颗永流传”的代表。不过现在已经不用炒作了,因为它已经被大家接受,成为女性非买不嫁,恒量爱情分量的上上品。


泡沫哪里都有,生活、网络、商业行为。可是应该怎么解决呢?

答案是创新,改变商业模式。泡沫可以被创新减少的。Google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了。它首创的AdSense和click-to-pay等performance-based的广告形式,被许多广告主,包括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所接受。Yahoo和百度随即就推出了类似的服务。现在Google又要把手伸向报纸广告领域,而Yahoo也随即和6个报纸企业达成协议。不过,并不是Google懂得创新——像 Pay-to-print和pay-to-call的广告模式的推崇者ZixxoIngenio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因为我所知有限,所以只能重点放在网络和广告行业,这两个注意力和投资泡沫比较明显的领域。正是它们,说明了以创新改变商业模式,是能够减少泡沫的(我说的不是消除泡沫)。


所以

所谓人气,知名度是能够被炒作出来的。炒,就是产生泡沫的过程。所以市场营销的过程,或许会成为制造泡沫的过程。要把低端的矿泉水做成中端的,而中端的做成高端的,都需要加入泡沫。而泡沫的多少和质量,就要看产品的多少和手段的高低。

有人、有公司需要这样的泡沫,可能是为了自己。而有人、有公司却设法改变这些泡沫,为了别人但最终收益自己。所以,对于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事物和现象要冷静对待,这是减少泡沫的根本。为了减少某些泡沫,我们应该积极创新,拒绝无谓和没有改进地效仿。也需要积极思考,发现泡沫。



**本文没有做过详细调查,只是一些思路。

阴差阳错的网易综合搜索

今天看了看谁从哪里连接到我的博客,于是在Sitemeter上面发现了一行网址:http://cha.so.163.com/so.php?q=%B3%C2%EA%D8&Language=lang_zh-CN&pg=16,看着象搜索结果,所以顺手点了进去,发现搜索的关键词是“陈曦”,可是下面的截图让我笑不起来。


第一行结果是我博客的名字,可是下面的连接却不是我,而且博客名字下面的描述与我的博客内容也更本挨不到边。再看看下面的搜索结果——更本不是本人,但是网址却是我的博客,描述的也是的确是我博客的内容。

其实只要把整个网页打开就知道,所有的搜索结果何实际连接都错位了。对于2005年4月1日刚刚推出,力争上游的网易综合搜索来说,这样的错误未免有点匪夷所思。

不过我随即再用“陈曦”搜索,之后生成的结果却完全正确。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我不是做搜索技术的,或许这更本不是搜索引擎本身的问题也未可知,只是可惜,有点对不住点击了“80年代新锐”的网友的宝贵感情和时间。


MBTI测试,我适合做警察和私人侦探

今天中午做了PsytopicMBTI心理测试题,看看到底有几分象自己。Psytopic说: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经过了长达5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MBTI已经成为了当今全球最为著名和权威的性格测试。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测试一共有28题,但很快可以做完。对于我的测试结果我觉得还是挺准的,可是有些选项不够中立,选的时候有些不确定。但是总体觉得还是非常带劲的,比如说我比较适合做警察和私人侦探。下面是我的测试结果。



Psytopic分析:您的性格类型是“ESTP”(外向+实感+思维+知觉)

灵活、忍耐力强,实际,注重结果。觉得理论和抽象的解释非常无趣。喜欢积极地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注重当前,自然不做作,享受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刻。喜欢物质享受和时尚。学习新事物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亲身感受和 练习。

ESTP型的人不会焦虑,因为他们是快乐的。ESTP型的人活跃、随遇而安、天真率直。他们乐于享受现在的一切而不是为将来计划什么。ESTP型的人很现实,他们信任和依赖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他们是好奇而热心的观 察者。因为他们接受现在的一切,所以他们思维开阔,能够容忍自我和他人。ESTP型的人喜欢处理、分解与恢复原状的真实事物。ESTP型的人喜欢行动而不是漫谈,当问题出现时,他们乐于去处理。他们是优秀的解决问题 的人,这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必要的事实情况,然后找到符合逻辑的明智的解决途径,而无需浪费大量的努力或精力。他们会成为适宜外交谈判的人,他们乐于尝试非传统的方法,而且常常能够说服别人给他们一个妥协的 机会。他们能够理解晦涩的原则,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他们对事物的感受之上做出决定。因此,他们讲求实效,在情况必须时非常强硬。在大多数的社交场合中,ESTP型的人很友善,富有魅力、轻松自如而受 人欢迎。在任何有他们的场合中,他们总是爽直、多才多艺和有趣,总有没完没了的笑话和故事。他们善于通过缓和气氛以及使冲突的双方相互协调,从而化解紧张的局势。

您适合的领域有:贸易、商业、某些特殊领域、服务业、金融证券业、娱乐、体育、艺术领域等

您适合的职业有:

· 企业家
· 业务运作顾问
· 个人理财专家
· 证券经纪人
· 银行职员
· 预算分析者
· 技术培训人员
· 综合网络专业人士
· 旅游代理
· 促销商
· 手工艺人
· 新闻记者
· 土木工程师
· 工业工程师
· 机械工程师
· 贸易商
· 批发商
· 中间商
· 零售商
· 房地产经纪人
· 保险经济人
· 汽车销售人员
· 私家侦探
· 警察
· 餐饮、娱乐及其他各类服务业的业主或主管
· 特许经营者
· 自由职业者
· 娱乐节目主持人
· 体育节目评论
· 脱口秀
· 音乐、舞蹈表演者
· 健身教练
· 体育工作者



我邀请了另外一位朋友做同一个测试,发现描述的非常准确,但是在适合做的工作的列表中却没有“销售”(我认为非常适合她)。

博客价值评估

今天无意中发现了博客价值评估的网站http://web.anyp.cn/value。不过搜索了一下后发现它好像成名已久。

所谓评估价值就是看看你的博客值几个人民币。截图:

输入我的博客网志,发现我居然值153RMB。不是太少了,而是我觉得太多了。153这个数字听上去很精确,有整有零的。据说评估的原理是根据Alexa排名、各大搜索引擎搜索记录数、RSS订阅数进行综合评估,但更详细的计算公式没有公布。

这个工具好在可以激励排名不错的博客们继续努力,也可以让后来者居上。不过,我相信它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用来居上,而是推广知名的博客。我不知道这个工具的主人的最初目的,但这的确是一种能够让博客们联系的更紧密的方法。博客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作,而并不是为了排名和证明自己值几个人民币。

顺便看了看其他博客们的价值几何,比我想像的高太多了,呵呵。很多小有名气和大有名气的博客们的价值都已经很高了,比如:星张翼轸的理性看风月的评估价值是37,500 RMB,Keso的对牛乱弹琴博客价值684,100 RMB ,等等。这里还有一个前100名的list。但是它似乎并不能评估所有的博客。比如著名的Techcrunch,当输入网址后,却显示“请输入正确的博客网址”。Danwei, China Web2.0 Review等都是这样,可能博客网址非要有"/"的结构才行。

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除了Alexa的排名和Technorati的方法以外,要用货币来衡量博客的价值呢?这样的货币价值恐怕大多数人都只是用来激励一下自己罢了。如果、假设、即便,还真有人肯出价,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卖的,呵呵。

等我的博客货币价值涨了,我也会鼓励鼓励自己的。

可爱的未来精英们

作为英国的小海归,有关英国和母校的活动我自然不能错过了。

周六,就是今天,NAAS(诺丁汉大学上海校友会)的活跃分子们又见面了。自从8月份正式成立英国诺丁汉大学在中国的校友会以后,我们将要组织至今为止的第三次活动 —— 去宁波校区和那里的小师弟们聊聊。

十位参加准备会的朋友们来自各个行业:2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1个作私募股权,1个律师,2个工程师,2个行业分析师,1个外企咨询师,1个旅游行业的营销师。大部分都还资历尚潜,但大家在地处上海寸土寸金的奢华之地,金鹰广场里的Starbucks,为即将进行的活动热热闹闹地讨论了一个下午,各抒己见地大谈各自行业的所见所闻。

我喜欢这种气氛,这是一种未来的社会中产阶级(恕我言重)正在成长的气氛,一种积极交流, 懂得分享,一起投入的氛围,一种紧凑的、正在扩大、含苞待放的、给予成员认同和归属感的小社区的氛围。

NAAS的5位Committees,戴帽子遮丑的就是我

我们不算精英,但是都有这样的心。散会后,我们5个NAAS的委员(committees)象事先约好了一样,在小雨中止步,在我巨无霸的伞下聊着工作、生活、未来、另一半。我们来自同一所学校,但几乎都拥有不同的专长,却有着同样上进的心态,和长远而开阔的眼界。
值得我们骄傲的,还有唯一一位没有出现的Committee,就是目前进入创智赢家13强的沈利。他是我们每次活动的话题。
已经拥有70人的NAAS只是一个同学会组织,它不赢利,却拥有“21世纪最贵”的——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

维基百科再次被封

维基百科又一次被封了。看看Wikipedia Ban Back On In China还有WebProNews。至于原因大概是: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never made an official statement as to why the site was banned, it was widely speculated to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Chinese citizens could use the site to find information on issu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such as the 1989 incident at Tiananmen Square."

"Jimmy Wales, founder of Wikipedia said 'We don't know what prompted the block and don't know what prompted the unblock.' "

大致内容是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发出正式申明说明原因,而Wikipedia的创始人也不知道之前的封杀和解封是为了什么。

众说纷纭,其实大家心理都明白。这件事对网民和Wikipedia都不是什么好事。其实,这对谁会是件好事呢?

泡沫!该反思了

如果没有看过《魔鬼经济学》,您不妨先看看我以前的魔鬼的思维和星张翼轸的介绍。现在要说的不是这本书,而是这本书的核心与众多媒体写手们热捧的所谓“互联网泡沫”。

我一直是反对很多人热炒泡沫的。就象在Rundown of the past week里说的,第一次的所谓泡沫以及迟迟未开和的中国Web2.0产业,给写手们机会把都笔杆子对准了他们。可是我希望他们停住。如果我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更本比大家认为的要小的多,大家会不会以为我疯了?如果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就看看Lee Gomes的专栏文章反思互联网泡沫

“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网络泡沫时期的新加入者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至少是业务类型合适的太少了。”

“同其它几个主要行业初步成形世纪的情况相比,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存活率...甚至还要略高一些”

“大多数幸存者并不是eBay之类的大公司,而是更小的公司”

当然,他的文章还坦诚,目前的Google, Yahoo!等的收购虽然有些是合乎逻辑的,但有些还是有泡沫的印记。

为什么这样一个大大的泡泡里面的事实只有他,而不是更多的人,到现在才提出来呢?反而有几十倍的人跟风炒作泡沫。 《魔鬼经济学》所提倡的,是找到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激励机制(incentive)。因此就必须深究事实,拿仔细研究出的Data和Number说话,而不是被信奉所谓的“传统智慧” 的大多数牵着走。

我倒不是要否认泡沫的存在。如果说第一次的泡沫是因为存在很多不够专业的二流风险投资人的盲目投资,那这次也有某些不够专业的风投喜欢到处放话,只不过他们作出的投资决定不同,可是却同样对行业的发展不利。建议大家看看那篇文章,了解了解我们挂在嘴边的“泡沫”到底有是不是大得又要破了。

其实无论互联网泡沫几何,每一个靠着互联网吃饭的人们都不应该过多考虑泡沫什么时候又要破裂。就像高超的飞行特级师,不会在几百尺高空做特级的时候考虑飞机什么时候会掉下去一样。
祝愿那些勇于拿出创新意识,心甘情愿为自己那份事业打拼的人们。

Where the Internet Videos heading?

In my previous post Rundown of the past week, i disagreed with what Ji Qi said there were no opportunities in the Internet sector. Here is the evidence again.

Danwei has compiled a good list of Chinese Video Sharing websites. 20-odd companies, such as Tudou and Rox, are in the list and most of them are for entertainment.

The Internet research firm, iResearch, posted a report on Corporate TV Station instead, complimenting it is a fairy tale for companies to build up their own "TV stations" at a price as little as RMB860. The Corporate TV station started less than month ago (probably on 31st Oct), run by a Shenzhen-based company named Asian Commercial Harbour by Fu Dekun who is an experienced channel distribution expert and is known as a "marketing shark".

There are four corporate-level stations, namely Corporate, Channel, Marketing and Partnership. Only few days ago, I just couldn't understand can't tolerate the site's slow loading speed but now the cheap price has attracted many corporate clients and a number of agencies in partnership from, e.g., Shanxi and Chongqing.

I think it is a good signal for Chinese Internet companies to evolve. You conceive it of a new B2B business model, taking the "traditional" web2.0 video sharing concepts into account. It's a simple move towards a blue ocean (I really don't want to use it when everyone else does) market with tremendous size.

The sector i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there are not many websites running similar business. Oyoo is another one serving small shopping stores and restaurants.

有意思的Playstation 3

昨天在YouTube上面用Playstation 3搜索,发现居然已经有了2261条相关视频。亏了YouTube,我买不起,总能够看看吧。其中很多是在发布会上介绍新款游戏机的录像。听说这台及其在美国仅仅只是限量销售,而在日本又因为供应短缺每台售价在网络上曾经超过了10万日币。不知道为什么,这款新游戏机的发布总会让我想起了每次都能够引起关注的乔布斯的iPod的新品发布会。在人们眼里,乔布斯和他手里的iPod同样具有世界品牌的特别魔力。但是对于Sony,Playstation 3就完全成为了Focol Point(焦点)。

下面有一段Video,是对比PS3和PS2的游戏人物的动作和反应能力。我不太看NBA,但是我知道演示人物应该就是火箭队的麦迪(他是1号吗?)。

演示主要用来表示:






另外还有一个介绍游戏手柄的视频,而且还可以和PSP相连,有那么点意思。





在人物的360度转体中,新的麦迪的脚步移动几乎和真实的物理动作温和,而老麦迪(希望他不介意我这么称呼)这是好像双腿下有个转盘一样,腿更本不用动人就转过来了。

跑动的转体中,PS3对于动作有了更加逼真的倾斜处理,而不是直直地就能够在跑动中转弯了。
另外还有一个介绍游戏手柄的视频,而且还可以和PSP相连,有那么点意思。

Update: 正巧第一财经日报上有一篇关于最新的PS和XBox的评论叫做“PS3和Xbox 360:更完美娱乐体验”,看看吧。

该死的"怀才不遇"!

昨天突然想到一个词,怀才不遇。曾经的怀才不遇,现在应该死去!不,应该去死!如果在曾经没有网络的封闭世界里,怀才不遇是人们对自己仕途和事业发展遇到阻碍的解释,那么现在就是可笑的赤裸裸的掩饰。昨天,我参加了在上海的MBA Tour,众人才们挤在一个大厅内为自己的人生发展仔细打听。如果没有主办方的努力,现代化的电信工具和交通工具,就不会有这么多知名的大学漂洋过海,挤在一起比拼。参加的candidates们也不会想着飞到大洋的那头“淘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大厅,是机会来寻找你。

因为技术的不断革新这是一个快速世界,到处都是机会。

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接受知识,交流经验和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方式。你只需要一个网络、知道几种网络工具,比如MSN Messenger, 在MSN Space上留下自己,就能够让别人看到你。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平台无一不对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太方便的条件。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够找到你想要的。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RSS reader,你就已经落在了别人后面。

如今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利用博客作为自己信息发布的平台。个性化的平台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让人们更加个性化。因为这样,这是一个“秀”的世界,你完全可以象任何人一样秀出自己。展现才华也好,夺人眼球也好,让人评论也好,改变形象也好,只要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叶茂中说的“没有创意就去死吧”!例子太多不用举,地球人都知道。更何况各个咨询公司争相报导中国的管理人才短缺。但是如果还不抓住机会,或者还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怀才不遇,那你就需要为自己的资源浪费埋单。

"That is RIDICULOUS!"

A foreign middle-level young manager said with anger and blush face to a Chinese female sales employee (my friend):"That's ridiculous!", when she refused to work in funny American hours from 3pm-11pm, to sell products to US-based "potential" clients with consideration of not being time-worthy. This is a 3rd time that he imposed such a requirement. And that, the requirement itself, is ridiculous.

What makes it more ridiculous is that, as a manager, he is very inexperienced and has less than one-year experience but manages a 2-year experienced sales with good track record, not knowing what is Huawei and even some top-tiered global bank (I don't want to name it) that have truly huge presence in Shanghai. Moreover, as a businessman in China, he does NOT know how to speak Chinese.

Do I like expats in Shanghai? Yes, except some of those who do and say things that make no sense at all. I personally read a lot of blogs foreigner who are: Danwei who produces videos and podcasts, Shanghaiist, SeekAlpha China Stock that has a great deal of company and stock info, China Law Blog by Harris&Moure, The China Venture done by a venture capitalist, China Businesscast with podcasts containing professional viewpoints, and China Business services et cetera. Those sites contains informative values circulating quickly. Plus, they become a tight society that share things. I like the facts that some expats get well organized with incentive for business, information, social events, and fun. I have to acknowledge that lot of my knowledge about my own country are from them. I am not and will never try/trying to hide it because this is what it is! A friend of mine who came from South Africa and is currently studying in Fudan University is a very active boy in attending various events and getting to know professionals. I can tell he is definitely learning-driven, ambitious and friendly.

As I said in my previous entries here and here, I believe foreigners in Shanghai bring new business philosophies, diverse cultures, and consumptions in China. They manage and invest...... But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inevitably small part of them who are not as knowledgeable and serious as we suppose. It is evident that they have little business sense, do not speak Chinese, have no idea of Chinese culture, are not skilled in talking and negotiating with Chinese and able to bring as much profit as local Chinese can to the company, but unfairly get western pay which is 10 times more than Chinese in similar posts. Actually they insist on their ideas, don't want to change, pay a lip service to localization (see here for What does "localization" really mean?), and refuse to speak Chinese. Even worse, some pay little respect to Chinese and always keep eyes on them.

Consequentially, they are causing and have already caused a high level of instability in management. Chinese employees are very hard to be motivated and maybe eventually lose trust in foreigner leaders, although I don't personally hope so. I have to say there are some local persons who are not capable, but if an expat wants to come to China for whatever things, he/she should get himself/herself ready for it. And this is actually what a lot of them are good at.
UPDATE: Erik Nilsson in (China Daily) posted an article discuss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xpatriate men in China, especially in Beijing. In the article titled Foreign women label Beijing a dating wasteland posted on 11 Nov, some expatriate ladies said that:

For China's lonely "laowai" ladies, it seems the problem is a matter of not only the quantity of [expatriate] men, but also the quality... "Beijing seems to attract only certain types of guys: English-teacher types straight out of college who just want to have fun, ladder-climbing executive types and a bunch of weirdoes," said Emily Patterson, 23, of Cleveland, Ohio, who works as a reporter for a Chinese magazine in Beijing. "You don't want a college guy. Maybe the executive type is already married, busy or boring. And of course, you don't want to date a weirdo

"At home, maybe you meet a hundred nice, normal, single, socially, capable guys, and you have feelings for one or two. Here you meet five normal guys, and there's such a small chance that one of them is the one you want."

Like many expatriate women in China, Hartman believes that while "a few" laowai guys in China are worthwhile men,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solid relationships, many come here to get a badly needed ego boost.

"The majority of men come here because they have issues back home ... or they just can't get a woman back home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she said. "They come here because they become a big fish in a little pond; they become very important and sought after."

I-WOM

I-WOM, you might think it's a new term that was come out by some expert. Yes exactly. It is short for the Internet Word of Mouth (互联网口碑), which is initiated by Sam Flamming, the boss of CIC Data. In his podcast done by Danwei, he outlined that Chinese WoM has larger effects in BBS than blogs, because in BBS, there are groups of specific and focused topics that people are welcomed and gathered to discuss. There are some 1.5 to 2 million new messages every month, which is amazing and much more than the West. He also mentioned that becaus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a are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people place less trust on them and, when something or a big issue happened, most of people prefer to approach their friends or relatives who close to the situation for truth.

I wonder if I can further simplified iWoM to WoN, that is, Word of Net (网碑), or WiN, i.e., Word of the InterNet. They can be pronounced as "win" or "won". Would they sound better?
Enjoy the podcas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