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可谓是“几鸣惊人”了,但是好像吃力不讨好。从他很早在自己的博客The Long Tail上提到的论点,到现在出版的《长尾理论》,不停的受到企业家,杂志和人们的好评,也在国内博客界更是引来不少议论,褒贬不一。他的理论精髓我也不用在说了,连那个标志性的曲线图都懒得贴出来,生怕朋友们会视觉疲劳。欲知详情请看这里,这里和这里。
与其评论这个理论哪里有缺失,倒是不如去完善它、扩展它。就这本书本身的结构和信息量而言,厚厚的中文版其实换成英文,可以被压缩到简简单单的一小本,可能比他的个人博客还要短。在今年的最佳商业图书的评选中,虽然《长尾理论》是入围图书,但是在...
“评选期间,评委们对《长尾理论》进行了简短的讨论,意味着最终评选会议上即将讨论的一个问题将是:安德森的理论是否应值得花200页或更多篇幅来描述。”(原文来自FTChinese)
书读了一半,评委们的担心好像提醒了我。在前半部分,Chris几乎是在用不同的例子,重复描述一件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事情,而建设性的意见寥寥。直到第五章《新市场》,亮点之一的“集合器”才走出闺中。不得不承认,而它给我简单的几个提示就是:
Douban也是上好的集合器,也是渠道,延长了Joyo等网站的手臂。换个角度来说,在互联网上,渠道是永远不够的,是永远需要延伸的。 谁能够用好的模式做到延得够长,谁就是个好的集合器。
Google Reader, Bloglines等RSS订阅器也是集合器,能够让更多的博客浮出水面。如果不是特别受欢迎,我们也可能只是尾巴上的一员。
所以,我作为一个博客,也像其他发布网站、书籍、理论等信息的博客们一样,都为长尾的成立“无意中”贡献着。所以难怪Time杂志的封面人物是我们网民自己。
但同时,不论长尾的尾巴能够有多长,也不论书籍和音乐的经营者为之付出多少代价,我还是认为热门(hits)终究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没有热门的世界,就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大量毫不相干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
有的博客批判说,“长尾理论”还是建立在“热门”上的。那是当然,没有大头,那有相对的长尾?由于购买者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自身水平的不同,以及目的性的不同(比如想找一些好听的歌和好看的书的人)购买者需要一定的信息作为引导,而“热门”就起着这种引导作用,而且很可能把客户引向长尾。其实无论是经济理论,经营者,还是购买者,有时太多的选择意味着没有选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