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做慈善有着憧憬。在我对成功的理解中,慈善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基本上可以表述为: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做着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事情,并利用自己的其他时间关怀野生动物和大自然,要么就去做慈善,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干脆两个一起上。可是在看了“头脑风暴”的节目(麦肯锡和NPP都受到邀请)之后发现,我更本不懂慈善。我们可能看了太多胡润的慈善排行榜,也看了太多有着社会爱心收留小女孩的人们。但是,光是凭着一腔热情和爱心,离成功送达爱心会差得很远。
在“头脑风暴”的节目中提到了2位为慈善鞠躬尽瘁的女士:一个用11年收留看守所囚犯们留下的孤儿,一个用18年做妇女的心理咨询。但他们却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企业家的捐款。似乎胡润的慈善榜单对于她们毫无帮助。其实这种问题的产生是由于2点矛盾:
- 基金会们与慈善人的矛盾。基金会总会面对很多需要求助的专业慈善人,但是面对众多的慈善领域,包括教育、生活、医疗、心理等等,他们迷惑——到底要把钱放在哪里?而慈善人在创始阶段,凭的只是热情和认为社会理所应当给予支持的冲劲。这使得他们不懂得如何包装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需求“营销”出去,增加出资人对慈善的信心。
- 慈善人也不懂得如何经营所创办的机构。一个慈善人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同样需要寻找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也需要有能够吸引人才的机制,因为你不能拉着别人和你一起受苦。当受众人群不断扩大的时候,也需要有人力资源的培养,财务上的管理和企业的战略规划(而不是简单的计划)。
要有效地、长久地维持自己一手创办的慈善机构,需要的是对组织有效的管理和对人才的吸引。没错,这就是在经营一家企业,一家需要运营成本的企业。
我得出的结论是:
- 无处不需要组织。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就需要被有机的组织起来。而且,
- 没有行业不需要运营成本;
- 慈善机构=盈利机构。因为要将慈善做好,就需要有盈利机构所拥有的专业精神;
- 像慈善这样的事情,是需要每个人关心和参与的。政府,你应该带好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